第712章 无当飞军 (第3/5页)
庚新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恬溜中文t6zw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在没有妥善解决之道前,我以为对事不对人乃上上策。
加强监管,若遇到为害乡里,贪赃枉法,荼毒百姓之流,当以酷刑处置。虽未必能完全杜绝,也能使其有所收敛……诸公,以为这样如何?”
郭嘉等人找曹朋,也是出于无奈。
他们同样知道,冒然上书的话,未必能取得理想效果。
特别是曹操登上魏王之位,更会维护自家颜面。这前脚唯才是举,后脚就上书取缔,岂不是赤裸裸的打脸行为?曹朋的主意,确是一个老成谋国之法。郭嘉和董昭几人相视之后,点了点头,算是同意了意见。
“另外,在监察官员方面,当尽快设立律法,以便行动。
至于如何操作,还请诸公费心。朋对此并不熟悉,也就不参与此事了。”
“嗯,如此,也只能这样。”
其实,曹朋的脑海中,此时浮现出了五个字:九品中正制!
这个完全以维护世族利益的制度,在推行初期,倒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唯才是举之后,所出现的良莠不齐现象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,维护了世族的利益。但是在后期,九品中正制便成为世族的玩物……所谓上品无寒士,下品无士族,在很大程度上,也是源自于这个制度。
设立九品中正制的人,是陈群。
而陈群本身就是个高门大阀出身,所要考虑的,自然是门阀世族利益。
不过而今,距离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尚有十年光景。
而参与制定的人,更包括了世族与寒门的精英份子,想来能很大程度上,解决这个问题。郭嘉贾诩,这些都是寒门士子的代表,而荀彧董昭,则属于高门大阀的杰出人物。如今寒门和高门之间的冲突还不算特别严重,比如郭嘉和荀彧,是极好的朋友,便能够说明一些情况……
双方合作,共同来制定一个制度,维护双方利益,同时又能达到目的,并非不可能的事情。
曹朋倒是有心想参与其中,但再一想,他虽然知道这九品中正制的概念,却说不明白其中的内容。再者,又不懂得汉代律法,倒不如让那些专业人士来做,他最好还是袖手旁观。
寒士和高门之间的矛盾,还有一个解决之道,便是科举!
但曹朋却很清楚,而今的社会形态,科举的条件,并不成熟……读书人,始终只是一小部分,完全无法达到科举的条件。最好的办法,便是增加书院的建设,培养出更多的人才,潜移默化,慢慢培养条件成熟。
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,非一时可竟全功。
浮戏山书院,是曹朋的一个尝试。
接下来,他还会在河西,在南阳,在徐州逐一推行,慢慢的创造科举环境。
也许十年,也许二十年三十年,乃至更久。
只要持续下去,总有一日,可以达到最终的目的。
郭嘉等人和曹朋,又说了很久,直至天将夜时,方才告辞离去。
临行时,郭嘉故意落后了几步,拉着曹朋的手,低声道:“阿福,我有一事相求。”
“什么?”
“小奕学业已成,自浮戏山书院而出,如今在家中,尚无安排。
文若说,可以让他去尚书府做事,大王也说,可以至十三曹历练。只是我觉得,太早接触中枢,与小奕并无好处。他没有半点阅历,冒然加入中枢,反而会适得其反。所以,我想让他到你门下历练,不知可否?”
郭嘉说的是他那宝贝儿子郭奕!
历史上,郭嘉只有一个儿子,便是郭奕。
不过而今,随着他身体的好转,又有了两个孩子,一男一女。男的名叫郭召,女儿名叫郭襄。至于郭襄这个名字,还是曹朋的主意。郭嘉女儿出生时,他不在夫人身边,正赶赴襄阳,准备劝说曹操停止东征江东。
得到喜讯时,正好曹朋也在一旁,于是便笑着说:不如叫郭襄吧!
本是个玩笑话,却被郭嘉当了真。
更逼着曹朋,做了郭襄的义父……当然这义父,是有代价的!郭嘉生生又从曹朋手里,抢来百分之五的福纸楼股份,说是曹朋给干女儿的礼物。
曹朋也无奈,同时暗自庆幸。
幸好当时,他没有说郭芙这个名字,否则不晓得又会是什么状况……
“小奕若是愿意来,我自然欢迎。
不过,奉孝大哥是不是有什么消息?莫非大王,有意要派我出去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