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恬溜中文t6zw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确实是晴天,十一点的时候,天空晴朗空明,一片湛蓝,一眼望过去,万里无云,空气里散发着一股很淡的花香,是楼下种植的花。

吃完饭后歇息了一会儿,老师让大家带好登山设备,毕竟山上山下还是有一定的温差,如果爬到半山腰就爬不上去的同学请及时止损,不要逞强,有什么突发情况务必及时告知,自己的身体是第一要紧的事情。

陆早早的腿酸在睡过一觉之后就已经好得差不多,因此信心满满,对这种出游活动陆早早向来是喜欢的,因为和陆家人一起出去的次数实在少之又少,达到一种可以直接忽略不计的程度,而且都是在很小的时候。

或许是因为时间的原因,上山的时候人不算太多,一眼看过去几乎都是国际班的学生。

陆早早昨晚睡觉前特意查询了爬完这座山需要多久,有没有什么风景很好的地方,最后看见许多人说这座山快到达山顶的位置有一座寺庙,寺庙中间那棵粗壮古老的槐树据说许愿很灵,有不少人就是特意来此许愿的。

其实陆早早没什么大的愿望,她很早之前听说如果人类向上苍许的愿望真的实现了,那就必定要付出代价,拿出一些东西来偿还,陆早早只是希望能多获得一点爱,厚重的也好,浅薄的也罢,只要有就可以了。

她两手空空,没得到过什么,因此就不惧怕失去任何东西。

山有些高,但好在路不算太陡峭崎岖,坡度能令人接受,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地方。

陆早早虽然经常性生病,但是体力倒是没有那么差,而且就算累了她也能很宽和地忍耐下去,路途偶尔停歇片刻,拍拍风景,还是比一大半人攀爬的速度都要快。

差不多两个半小时,陆早早就已经到达山顶,歇息的时间很短,几乎都是在赶路。

很轻松地就找到了那所寺庙,踏进正红色的漆门,门把手上的铜漆已经有些脱落了,里面的人确实比攀爬路程中的人要多。

只要稍微一抬眼便可以看见立于正中间的那棵古槐树,上面写满愿望的牌子系满了大片的枝桠,牌子后面的红色丝线在风里飘扬起来,像一团在墨绿叶脉之中烈烈燃烧的火焰。

本来准备写牌挂愿的,但是又想了想,还是先去寺庙中一趟,参拜佛祖菩萨,好显示自己的虔诚和恳切。

毕竟她的妈妈沈星遥和她的大哥向来很信这些东西,陆早早经常寻觅各种报道观看沈星遥,发现她的身影经常会出没在寺庙里,诚心祈祷,真诚求愿,脸上的表情总是分外沉重哀凄。

她的哥哥陆傲天也是,从陆早早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记得他大哥总是佛珠不离手,据说办公室和房间也摆放着各种斥重金请专人打造的佛祖观音像,也不知道有何缘由,还是单纯就是生意人的迷信和祝愿。

陆早早走进寺庙里,抬眼便是巨大的佛像和满眼的经文佛偈,炉中烟火缭绕,鼻尖闻到很重的那种香味,有轻微的凉苦气味。

一旁还有很多在上香的游客,满脸都是虔诚恭敬的神态,所求之事各不相同,但也大同小异,为自己、为家人,几乎没有人会例外。

陆早早从一旁的小师父那里拿了三根香,双手合十,望了眼面前庄严神圣的佛祖像,然后重重在蒲草团上跪了下去。

佛祖的眼神温然沉静,悲悯万物。

陆早早躬身匍匐着,姿态虔诚,只能看见一半有些迷蒙的侧脸,在这样的时刻里,陆早早又不可控制地想起沈星遥来,她想,在沈星遥来往不同寺庙的这么多次数里,许过的这么多愿望里,有没有一丁点是许给自己的呢,有没有一次是为自己而来呢?

其实大概率是没有,陆早早对一切都再清晰明了,但她很容易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,毕竟一切都没有被彻底否定之前,她确实容易进入薛定谔的理论,好因为这些幻想让自己开心一些。

面朝佛祖磕完头之后,陆早早起身把香插进地方,然后脚步跨出了木门槛。

脚步轻松地走到古槐树那里,买了一块牌子,想了半天确实不知道许什么愿望,本来想就此作罢,但想着随便写一个万一实现了呢,于是又开始细细思索起来,终于想好之后,她拿起一旁的笔仔仔细细、认认真真写下自己的愿望——

希望我爱的人身体康健,万事如意。

如果还可以的话,能多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爱就好了。

当然后面的话是她在自己心里许下的愿望,也不算愿望,更多的大概是一种祈求和祷告。

她没有关于自己的大的心愿,就连每年的生日愿望来来回回许的愿望也就这么两个,可惜后面一个至今还没有实现,而且距离实现的那天也大概率遥遥无期。

写完之后,陆早早很利索地把牌子拿起来,走到那棵据说很灵的古槐树下,用尽了力气把它往上抛。

很可惜,第一次并没有成功,从重重树枝之间的缝隙之下掉落在地,发出一声脆响,昭示陆早早的失败。

要开始尝试第二次,陆早早这次已经没有那么贪心,不准备把它抛往高高的树枝上,让老天爷率先看见自己的心愿好早早实现。

她看见一棵较低的树枝而且没有什么牌子挂在上面,陆早早看准方向,调适力度,又抛了一次,可是还是失败了。

这棵粗壮苍劲的槐树很高,枝叶蓬勃,繁盛葱茏,树枝经过修剪,最矮的地方仅凭她自己也很难挂上去,而且目光所及之处还没有梯子。

她叹出一口气,正准备丢第三次的时候,听到不远处传来两个很耳熟的说话声音,陆早早停下手中的动作,朝那两道声源处望过去。

是谢洄年和苏在溪。